武當“洋教頭”杰克·平尼克:“這里的文化,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”(我在中國·行耕記)

杰克在武當山上練習功夫。
許海芳攝

杰克在演奏洞簫。
受訪者供圖

俯瞰湖北省十堰市境內(nèi)的武當山壯美風光。
張洪科攝(人民視覺)
2025 年 4 月 3 日,湖北十堰,35 歲的美國人杰克 · 平尼克(Jake Pinnick)鄭重接過一張被稱作 " 五星卡 "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——這位在武當山學習生活了十余年的 " 洋教頭 ",正式獲得了在中國長期居留、工作、生活的資格。杰克難掩激動," 武當山已經(jīng)是我的第二故鄉(xiāng),這里的文化,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。"
從一句漢語也不會說的美國青年,到武當武術三豐派第十六代傳人,再到架起跨國溝通橋梁的使者,杰克與中華文化建立了無法割舍的深厚情緣。
千里問道
從功夫夢到文化魂
身高超過 1.9 米,高鼻梁,深眼窩,身穿一襲黑色道袍——長髯拂胸、長發(fā)盤髻的杰克,身后經(jīng)常背著長劍或洞簫,成為武當山上一道獨特的風景。
杰克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個平原小鎮(zhèn)。自少年時代,杰克就喜愛李小龍、成龍、李連杰等出演的武打電影,難以自拔地愛上了中國功夫。2010 年,懷揣對功夫的癡迷,杰克踏上了飛往湖北十堰的航班。那時,他還不懂中文,下飛機后憑著一本字典,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順利到達。
只身來到武當山,他的目標直指當?shù)匾患覀鹘y(tǒng)武館。原來,杰克偶然在網(wǎng)上看到武當武術三豐派第十五代傳人袁修剛發(fā)布的武術視頻,被深深吸引。了解到袁修剛的武館正計劃開設一個國際武術班,招收外籍學員,他毫不猶豫地來到這里。
嚴苛的訓練隨即開始。無論寒暑,武術班每天清晨 5 時許就開始訓練。起初,身體素質(zhì)和協(xié)調(diào)性并不好的杰克頻頻犯錯、倍感沮喪,被師父打手板和罰蹲馬步的滋味更是難忘。
支撐杰克堅持下去的,是對武術的熱愛。經(jīng)過 5 年磨礪,同期 24 名外籍學員,僅有不到一半人堅持到結業(yè)。成功結業(yè)的杰克不僅熟練掌握了八仙棍、形意拳、太極拳、氣功等武術套路,還正式拜入武當武術三豐派門下,成為第十六代傳人。
在山上習武的日子里,他接觸到了洞簫、葫蘆絲、笛子、書法等,深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。他尤其被洞簫吸引," 中國樂器更注重表達內(nèi)心的情感,而且洞簫和武術有相通之處,都需要控制好氣息,所以學武術的底子對我吹好洞簫很有幫助。"
當杰克第一次翻開《道德經(jīng)》,那些玄妙的句子,與他內(nèi)心的哲思產(chǎn)生強烈共鳴。" 師父告訴我,‘道’不是信仰,而是規(guī)律。" 杰克緩緩領悟著," 我來中國是因為武術,但愿意留下來,是因為它背后的文化。"
落地生根
武當山成了 " 永遠的家 "
武當山帶來的饋贈,遠非拳腳功夫。
初到武館不久,杰克認識了在武館經(jīng)營小商店的中國陜西姑娘曹玲玲。除了賣生活用品外,曹玲玲還經(jīng)常幫武館整理物品、安排學員,兩人在朝夕相處中漸生情愫,于 2011 年走到了一起。
2014 年初,兩人結為夫婦。" 杰克一直努力學習中國文化,我?guī)缀鯖]發(fā)覺到我們之間有什么文化差異,甚至感覺他比中國人還中國人。" 曹玲玲笑言,深度的文化認同,消弭了異國婚姻的隔閡。
不久后,杰克完成武術課程,帶著懷孕的妻子回到美國老家,迎接女兒曹琳娜的出生。故鄉(xiāng)的生活安穩(wěn),但杰克心中依然牽掛著武當山的晨鐘暮鼓、師父的教誨和同門的笑顏。4 年后,他毅然攜妻子和女兒重返武當山定居。" 總感覺武當山才是我的老家。" 他說。
現(xiàn)在,每當客人來到自己的工作室,杰克總是嫻熟而講究地問:" 我這里有紅茶、鐵觀音、普洱,你們喜歡哪種?" 燒水、溫杯、投茶、潤茶、沖泡,他的動作流暢自然。曹玲玲說,丈夫不沾煙酒,也不喜咖啡,獨愛 " 讀經(jīng)典、練太極、吹笛簫、彈古琴 "。
這份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傳承,流淌在家庭血脈中。杰克的女兒曹琳娜今年剛滿 10 歲,便在父親教導下學習太極拳、古箏和葫蘆絲。閑暇時,父女倆一起通關國產(chǎn)游戲《黑神話:悟空》,二刷電影《哪吒 2》。曹琳娜被哪吒 " 我命由我不由天 " 的吶喊觸動,主動捧起了《西游記》。
去年夏天,杰克和妻女來到福建福州,參加 " 鼓嶺緣 " 中美青年交流周活動。他與中美青年一同練太極拳與八段錦,共同體驗傳統(tǒng)漂漆等非遺技藝。" 我來參加活動,一方面是為了推廣武當文化,另一方面也希望培養(yǎng)孩子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興趣,她可以了解中國的歷史,感受傳統(tǒng)音樂,體驗茶道、香道,這些都很有意義。"
傳播海外
架起武當文化與世界的橋梁
目前,杰克在武館協(xié)助師父袁修剛授課,并負責管理外文網(wǎng)站。
" 杰克既懂中文,對所學理解透徹,又能用地道的英文向外籍學員傳授。" 袁修剛說,杰克的教學很快展現(xiàn)出獨特優(yōu)勢。
比利時人莫里吉 · 布拉克跟隨杰克線上學習 3 年后,親自來到武當山,當面向杰克求教。布拉克說,杰克的教學并非單純傳授招式,而是將太極功法、道家哲學、傳統(tǒng)音樂與養(yǎng)生之道融為一體。
面對渴望 " 習武制勝 " 的外籍學員,杰克總是耐心引導," 武當武術并不是用來戰(zhàn)勝別人,而是內(nèi)外兼修、剛?cè)岵? 他更以漢字點破武術真諦," 武術的‘武’字,包含了一個‘止’,意思就是停下動作。擁有力量,卻選擇克制,才是武術之道。"
2020 年以來,在妻子的鼓勵和幫助下,杰克化身 " 外國道士 ",在抖音、快手、B 站等網(wǎng)絡平臺發(fā)布了數(shù)百條短視頻作品,內(nèi)容涵蓋太極拳動作解析、洞簫演奏入門、道家文化英文講解等,全網(wǎng)粉絲量突破 100 萬。2022 年,他查閱大量資料,用近一年時間撰寫了全英文教材《入門洞簫》,向外國友人系統(tǒng)介紹中國洞簫歷史與演奏技巧,成為首本在美國出版的英文洞簫教材。
從 " 洋弟子 " 蛻變?yōu)?" 洋教頭 ",手握象征身份認可的 " 五星卡 ",杰克深知自己作為文化使者的責任。他正潛心研究《道德經(jīng)》《莊子》等道家經(jīng)典,為編寫道家思想文化的英文讀本做準備,致力于讓東方哲思通達世界。
晨曦中,武當山玉虛宮前,杰克身形如松。一招一式,不僅凝聚著他的熱愛與堅守,更將千年智慧化作一座文化溝通的橋梁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近 10 年來,每年約有 40 萬海外人士到武當山觀光,體驗武當文化。武當功夫聲名遠揚,目前有 38 個海外武術分會,2 萬多名武術 " 洋弟子 " 分布在美國、加拿大、法國、墨西哥、俄羅斯、意大利等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" 像我這樣熱愛武當文化的外國人,以后會越來越多。" 杰克說,他還計劃在美國開一所武館,給更多外國人了解和學習武當文化的機會," 我要像師父一樣,把武當文化和三豐派武術傳承下去。"(本報記者 強郁文)
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(2025 年 06 月 21 日 ? 第 ? 05 ? 版)

責編:張榮耀、盧思宇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標題:《武當“洋教頭”杰克·平尼克:“這里的文化,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”(我在中國·行耕記)》
